「SPIN2010」的演出,還算不錯 ^0^
黃翊這個創作實驗,目的是要引領大家進入他的創作,
而非一般的為迎合一般觀眾所作的表演。
所以要抱著與跟一般看演出的不同心情、一種歸於零的心情
去觀賞才有可能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理解作品,
若純以舞蹈來論是不合適的。
我認為舞蹈及機械臂投射的影像、燈光、音樂各佔25%。
當天我想到Robin Williams主演的Bicentennial Man,哈,
或許哪一天,真的可以看到朗機工經過更先進的「手術」,將那機械臂變得有知覺、使其成為真正的一位舞者…(呵..幻想著)…
Bicentennial Man很可愛吧 ^0^
◆
進場後,四方的小舞台‧四方的觀眾席‧四面牆上的投影牆,給了我驚喜,呵。
我覺得,
單面觀眾席的現場很容易,圓面觀眾席的現場增添多許趣味,
三面觀眾席的現場有些古板,視野上很難達到平衡…
而四面觀眾席的現場則令人玩味,
考驗創作者 –
如何面面俱到?
如何切割創作元素中的比例,才不會失去「創作宗旨」?
如何讓觀眾在欣賞之於感受到創作品在情感上的釋放與柔軟,
而非四四方方的讓觀眾不知如何呼吸。
考驗的也是觀眾 – 影像、舞蹈間的取捨與接受度?
一開始的音樂有些擾人,但也因此更突顯出機械臂在舞台上存在的意義 -- 一個有情感但沒有生命的「舞者」。
每一個表演,音樂絕對是100%關鍵性…
而黃翊使用了一段自創卻很不怎麼討好的音樂…
我覺得很大膽、也具有相當大的勇氣(不怕觀眾會陸續離場),
音樂也成了實驗性的一部份了~ 呵
當機械手臂不斷繞著四方而行,舞者不停舞動的同時,
唯一要關注的就是在牆上的舞者舞動的投射影象,
牆上所投射出的每個畫面能量張力比我想像中還大
(不過我覺得有幾個取鏡 - - 或許在動作上再作一些調整的話,效果會更讚…),
而相較約在同時間觀看舞台時,感動卻減少....
想起「照片比人好看」,這是死黨間常開玩笑的一句話,
攝影的確有迷人的魅力之處………自拍會上癮不是沒有道理的…呵。
舞者從頭到尾的舞蹈演出及技巧上的展現相當純熟 (比「流魚」的舞作還好 ) 每一段雙人舞的躍跳接續設計動作很不錯,當中有好幾段的細點讓我瞬間看呆了!!
但也因燈光在旋轉時有些刺眼,在無法注視舞者神情時的那幾分鐘會讓人有些茫然。
在有運用科技的演出中,通常會少了一般觀眾所在乎的「情感呼應」,觀眾會不清楚舞作中到底有沒有「故事」的傳遞……如果在舞蹈中多加強戲劇的成份, 取境上多一些舞者的情境表情時…或許整個作品就會更加柔軟、較能引起情緒上的共鳴。
每一場,都有座談會,聽著黃翊有條理地述說著創作靈感、箇中的點滴,長達四年的創作期中不斷的修改嘗試,及與幕後人員團隊的相識經過,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專才…一個唯有理念相近者才有辦法共事…也才能接受不同專業人員所提出的不同意見!
當然舞者也是經過「挑選」,不過不是用徵選…他的方式讓我非常認同…因為自己的經驗也是如此。呵…
SPIN還會發展下去,希望黃翊的腳步可以再快一點,在這變化的世代…我相信藝術創作在某些是與企業經營有點像,誰先推出誰就是贏家…..當你把玩的一部份是科技或是有跨界的元素時…。
有感動到,舞者辛苦排練的演出…創作者的努力與謙虛的態度…幕後團隊在操縱機械臂、LED燈光與舞者幾近100%契合度…默契、契合度, 每一項都是需要長‧時‧間的累積...
會繼續支持,加油!
http://mypaper.pchome.com.tw/djspirit/post/132056378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