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親離異、自己的詩文不能獲得同是文藝父親的認同與讚許 ~ 我想這是讓她南非女詩人英格麗瓊蔻(Ingrid Jonker)在情感上不安、不定的主因。
我喜歡劇中女主角與父親對峙的場面。當時是男權社會,女主角一心渴望得到父親認同的情感讓人印象深刻與動容。
她抱著些許希望來到父親面前
「你覺得我寫得如何 ?」---- 父親毫不領情地在她面前撕毀
「我將詩獻給你(父親) 你卻沒告訴我感想;字字句句都代表我的心」
「你就一點都不想了解我嗎?」
不知道這位父親第一次走進她房間,看見那壁上的滿滿詩文時是否覺虧欠呢?
我總認為不論在哪一個世代,即便現今所謂如此開放社會中也一樣,父權有其一定的地位及主導權,父親常就是孩子眼中的英雄與最大的依靠,光是一個眼神、一句話,對孩子的影響力之大阿 ~。
再如何才華洋溢者,穩定的親情與愛情對其創作有一定正面影響。然而許多能留名一世者,卻都來自艱困的環境或是與其渴望極背道而馳的情感、、、非得這般地矛盾嗎 ?
能大膽、狂妄、自由地追逐人生 是勇者,能得著幸福者卻少數。
生命 情感的出口 如一波一波的白浪
有幸 就能駕馭
無幸 只能等待
無論是因應時勢存留或是選擇離世之路
鼓足勇氣曾經駕馭過的人都值得被歌頌!
她把所有的熱情與不滿化成美麗詩句
原本冷漠的石牆 也熾熱的令人動容
對於愛情 她始終到底的不安
縱使內心知道不可能有結果
仍舊用百分之百的能量 繼續 試探
(餐廳一幕)
當她告訴第二個情人懷孕一事被對方拒絕後,她豪不猶豫地拿起紅酒撒在漂亮的洋裝上並竭力地垂打肚子,
她沒有瘋、只是徹底地絕望 ~ ~ ~
當她最後想把熾熱的情感轉移至對種族的關懷時竟也是那麼地無能為力、、、
當見識到愛情、親情的摧毀力竟是可以如此強大時,除了心慌還是心慌阿、、
當我們一直處在矛盾卻不清楚矛盾的緣由時
要不 就是轟轟烈烈一番
不嘛 就是平平凡凡一生
平凡沒有不好 ~ 這怎麼比較呢 ??
努力讓過程比結局精彩,如此,一生便無憾。
< 摘自相關網頁 >
導 演:Paula van der Oest 寶拉凡德奧斯特
演 員:卡莉絲凡荷登 Carice van Houten、尼恩康尼翰 Liam Cunningham、
魯格豪爾 Rutger Hauer
由荷蘭、德國與南非三國聯合出資拍攝的電影《黑蝶漫舞》,奧斯卡女導演 寶拉凡德奧斯特(Paula van der Oest)最新力作,南非女詩人英格麗瓊蔻(Ingrid Jonker)傳奇一生的愛情史詩鉅片,描述南非最偉大女詩人英格麗瓊蔻(Ingrid Jonker)狂暴且不凡一生的電影《黑蝶漫舞》(Black Butterflies),是曾以《陪你到最後》、《黑書》在台廣為人知的荷蘭美艷女星卡莉絲凡荷登(Carice van Houten)所主演的最新力作,也是繼史詩愛情片《遠離非洲》最優雅動人的電影。
1994年,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理曼德拉,在首度的就職演說上,朗誦了英格麗瓊蔻的名詩「一個在加彭被士兵射殺的孩子」(The child who was shot dead by soldiers in Nyanga),並尊稱她為南非最偉大的詩人,使她自此揚名全球。
▓劇情
描述這位才華橫溢的女詩人英格麗瓊蔻多舛的人生與愛情,並如何在父親的蠻橫親情、和情人不穩定愛情的折磨淬煉下,寫下了傳誦超過半世紀偉大詩篇的動人故事。
英格麗瓊蔻是南非的女詩人,有次她在海邊戲水時竟遭逢溺水,幸運被同在海灘上的小說家傑克救起一命。英格麗向來很喜愛傑克的文采,這次救命之遇也使她對他從仰慕變成了愛慕,她並決定離開早已日久情疏的丈夫,帶著女兒、搬去與傑克同住…。
英格麗的父親,是政府審查部門的部長,他正準備起草限制文學藝術出版尺度的審查法案。英格麗不滿傑克與她朋友們的創作自由遭受打壓,因而放言大肆抨擊,使父女關係降到了冰點,父親在盛怒之下,甚至決定跟她斷絕父女關係…。
無法獲得父親認同的英格麗,於是轉向傑克尋求家庭的溫暖,然而兩人的甜蜜時光卻沒能維持太久…。英格麗性情多變,使已婚的傑克對兩人的關係持有疑慮,始終不願給予承諾。情緒低落的英格麗,於是將內心情感化作文字抒發,並著手準備個人詩集的出版。但就在這個時候,她卻赫然發現自己懷了傑克的小孩,並猶豫著該不該告訴傑克…。
▓關於女詩人-英格麗瓊蔻(Ingrid Jonker)
「有一天,我們國家終會讚頌這段記憶…一名荷裔的非洲女士,在生命的淬練中、轉變成道地的南非人,以及一個世界的公民。她的名字是英格麗瓊蔻。她同時是一個詩人和南非人;同時是一個荷裔南非人和純粹南非人;也同時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和人類。在絕望深淵裡,她讚揚希望;當遭遇死亡,她展露出生命的美好。」 ─ 1994,南非總統曼德拉 就職演說
在絕望深淵裡,她讚揚希望;當遭遇死亡,她展露出生命的美好。
英格麗瓊蔻(Ingrid Jonker)是南非最有影響力的詩人,雖然她畢生皆以南非語寫作,詩集卻被廣泛地翻譯成多種語言流傳,在世界各國都廣為人知。她的才華與美貌,使她擁有「南非的普拉絲(美國名詩人)」美譽,而兩人狂暴並且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竟也如出一轍!
英格麗瓊蔻自小與離婚的母親同住,但10歲那年母親過世,她被迫與姊姊搬去跟父親住一起,然而疏遠的父女關係,卻成了日後她揮之不去的內心陰影。英格麗瓊蔻6歲時開始寫詩,16歲時與當時的知名詩人D.J.歐波曼(D.J. Opperman)開始通信,寫作風格受其影響甚鉅。
1956年,她出版了個人第一本詩集《解脫》(Escape),同年並嫁作人妻,卻在三年後離婚並帶著女兒回到開普敦。她同樣是詩人的父親,在這段期間內任職國會議員,並受命起草審查藝術與娛樂出版品的法案,遭到反對政治干預文藝的英格麗瓊蔻大力撻伐,兩人箭拔弩張的關係經媒體披露後,英格麗的父親甚至在一場國會的演說中,聲明斷絕父女關係。
在這段生涯的低潮,英格麗瓊蔻結識了知名文學作家傑克考普(Jack Cope),兩人的短暫甜蜜,在英格麗瓊蔻懷孕、並選擇墮胎後,開始出現了變化。1963年,英格麗瓊蔻的第二本詩集《煙與黃土》(Smoke and Ochre)出版,受到文壇的大力讚揚並因此獲獎。
帶著獎金,英格麗瓊蔻相約她第二個情人安卓布林克(André P. Brink)同遊歐洲,卻在懷孕後遭對方變心,因而選擇再次墮胎。兩次情感上的打擊、以及永遠得不到父親的認同,令英格麗瓊蔻萬念俱灰。她於是在返回南非後,選擇在1965年的7月19日,以投海方式結束自己痛苦的一生。
▓關於導演--寶拉凡德奧斯特(Paula van der Oset)
生於1965年的寶拉凡德奧斯特(Paula van der Oset)是當今荷蘭最有才華的女導演。2001年她以親情同志喜劇《天堂旅館》(Zus & Zo)一舉驚豔國際影壇,更因此受好萊塢青睞、延攬進入主流電影體系,拍攝出商業與藝術兼具的奇幻驚悚電影《月光》(Moonlight),多變的風格與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是她作品為人津津樂道的最大特色!
寶拉凡德奧斯特大學就讀於荷蘭影視學院(Dutch Film and Television Academy),在學時即以畢業作品擊退一干老將、勇奪挪威奧斯卡的「佳能獎」,展現出過人的影像敘事才華。她最初先擔任助理導演,而後進入荷蘭VPRO電視台專執導演。1994年,她先以短片《昏迷》(Coma)奪下荷蘭電影節「金犢獎」;兩年後再以長片處女作《另一個母親》(Another Mother)榮獲荷蘭電影獎大獎!
寶拉凡德奧斯特國際上的成就,來自改編俄國劇作家契柯夫作品【三姊妹】的電影《天堂旅館》,該片不僅成為荷蘭有史以來第六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影片在北美地區的上映,更讓時代雜誌讚譽她為「阿姆斯特丹的伍迪艾倫」!
憑藉著好名聲,寶拉凡德奧斯特在2002年拍出了英語奇幻驚悚片《月光》,並一舉奪下了好萊塢電影節的「最佳歐洲電影」大獎!她的最新力作《黑蝶漫舞》取材南非女詩人英格麗瓊蔻(Ingrid Jonker)傳奇一生的故事,並透過詩意影像與多面敘事,勾勒出這位當代最偉大詩人的身影,劇情精彩又充滿韻味,宛若蝴蝶翩翩起舞、令人炫目,並一舉飛入了紐約翠貝卡影展(Tribeca Film Festival)競賽單元!
▓關於女主角--卡莉絲凡荷登(Carice Van Houten)
早在演出名導演保羅范赫文(Paul Verhoeven)的電影《黑書》(Black Book)之前,卡莉絲凡荷登(Carice Van Houten)就已是荷蘭最知名的票房女星。出生於優渥家庭,5歲時就被任職電視台的父親帶到劇組試鏡,從此對表演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開始以童星身分參與電視劇的演出。
卡莉絲凡荷登的表演天賦在高中時展露無遺,多場精彩的劇場演出已讓她在影視圈小有名氣,接連的電影作品,更讓她逐步塑造出自己的大銀幕魅力。然而,即便頂著三座荷蘭電影節影后光環,國際影壇卻一直到2006年的《黑書》,才擦亮眼鏡、重新端視這位兼具外貌與演技的美艷女星。
卡莉絲凡荷登在電影《黑書》裡的精彩演出,不僅讓導演保羅范赫文盛讚其為合作過最優秀的女星,也吸引國際影壇製片人紛紛向其招手,進而入主好萊塢、與湯姆克魯斯一同演出電影《行動代號:華爾奇麗亞》(Valkyrie),甚至在2008年被「紐約雜誌」選為年度最有影響力的女人!
雖然躋身國際一線女星,卡莉絲凡荷登卻沒被好萊塢的光環與盛名沖昏頭,近年她堅持返回家鄉荷蘭,參與許多預算不高、卻具備強烈藝術色彩的電影,不僅受到荷蘭影人大力推崇、甚至還在2009年以電影《陪你到最後》(Stricken)再度奪下影后!
在最新大銀幕鉅作《黑蝶漫舞》(Black Butterflies)中,卡莉絲凡荷登挑戰詮釋南非最偉大的詩人,不僅以流利英語朗誦詩人的留世名作、更繼《黑書》後再次全裸挑戰個人尺度極限!她在片中飾演女主角英格麗瓊蔻,因為始終得不到父親關愛,轉而將情感投射到生命中兩個重要的男人,並且在他們身上、不斷找尋失去的自我,精彩演出一舉奪下「紐約翠貝卡影展」最佳女主角大獎!
▓關於男主角--尼恩康尼翰(Liam Cunningham)
性格男星尼恩康尼翰(Liam Cunningham)是愛爾蘭最知名的實力派影帝,曾以肯洛區(Ken Loach)電影《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在台灣廣為人知。
他於1961年出生於愛爾蘭的都柏林,高中時即輟學擔任電工技師,並曾遠走非洲的辛巴威傳授技藝。他在25歲返回愛爾蘭時,因緣際會收到一張演員研習的廣告傳單,有感於技師工作已不能滿足自己的夢想,毅然決然辭去工作、轉而朝向演員之路發展。
尼恩康尼翰最早發跡於舞台,並因跟隨劇團至美國巡演而聲名大噪。他的電影處女作是在知名導演麥可紐威爾(Mike Newell)的電影《新海角樂園》(Into The West)中演出個小角色,自此接連參與多部商業與藝術皆廣受好評的製作,代表作品則有《閃靈戰士》(Dog Soldiers)、《冥王星早餐》(Breakfast on Pluto)以及《吹動大麥的風》。
2008年,尼恩康尼翰以史帝夫麥昆(Steve McQueen)的電影《飢餓》(Hunger)榮獲「英國獨立電影獎」與「倫敦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提名,並且二度奪下「愛爾蘭影視獎」最佳男配角大獎。此外,他還曾榮膺愛爾蘭電影界所舉辦的觀眾票選前五名頂尖演員之一,因而有「愛爾蘭影壇教父」封號!
尼恩康尼翰在電影《黑蝶漫舞》中,飾演南非知名文學家傑克考普,已婚的他因為在海灘上救起溺水的英格麗瓊蔻,而與她發展出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然而瓊蔻多變的個性與對情慾的熱切渴求,也讓他對這個女人,始終無法捉摸…。 生於1944年的魯格豪爾(Rutger Hauer),可說是荷蘭最偉大的演員之一。他5歲時就登上劇場舞台,12歲即在攝影機前露臉,15歲時跑船而周遊世界、因此精通英、法、德、荷、義等五國語言。
▓關於父親一角--魯格豪爾(Rutger Hauer)
他在18歲時因緣際會加入海軍,後因深感不適而裝病退役,而這竟也成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的重要演出!魯格豪爾的影壇生涯開始於與大導演保羅范赫文(Paul Verhoeven)的合作,靠著《土耳其狂歡》(Turkish Fruit)以及電影《橘兵》(Soldier of Orange)打響國際名聲後,他便開始受邀入主好萊塢,接連演出代表作《銀翼殺手》(Blade Runner)、以及《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等重要作品,並榮獲包括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等多座國際大獎!
他與《黑書》(Black Book)導演保羅范赫文、以及性感女星席維亞克莉絲特(Sylvia Kristel)並稱荷蘭電影界的三大國寶,皆在國際影壇享有盛名、並在好萊塢發光發熱,成為荷蘭影人進軍國際的仿效目標,可說是荷蘭影壇最具份量的資深演員!
魯格豪爾在電影《黑蝶漫舞》中,飾演女主角英格麗瓊蔻的父親。與女兒的聚少離多,使兩人的關係始終處於一種疏離狀態,而身為政府審查部長,又使他不得不查禁女兒出版、抨擊政府種族政策的詩集。父女兩人劍拔弩張的關係,最後也導致了英格麗瓊寇的悲劇的一生…。
▓ 以下這一篇評論很有意思 ---- 作者:張冠倫
女人,以及女體,在男性文化引領的社會中,經常成為描繪、書寫、觀賞的題材,也就是男性凝視或窺淫的景觀。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現象,是由於男性掌握了書寫的工具,男性的陽具就是他們的筆,擁有筆便擁有創作力,也擁有書寫的權力。在這樣強勢且被視為理所當然的體制底下,有些女性不得不限於規範中,將自己矮化 成一件沒有自我意識的商品;有些女性不甘於此,選擇以女性能量與男性之筆(也就是陽具)相抗衡,不僅企圖從中找回自我,更為社會上同屬弱勢的族群發聲,南非詩人英格麗‧瓊蔻(Ingrid Jonker,1933-1965)即為如此。
荷蘭導演寶拉凡德奧斯特(Paula van der Oest)的最新電影《黑蝶漫舞》,便以英格麗堪稱傳奇色彩濃厚的一生為題材,除了以同為女性創作者的身分,細膩地傳達出英格麗的情感波折和衝突,也展現出英格麗在面對男性代表的強權時,強勢和柔弱兩面一體並存的矛盾,以及身為女性所面臨的困境。
對父親/強權的反抗
由於父母離異,孩提時期的英格麗(Carice van Houten飾)跟著姊姊安娜(Candice D'Arcy飾)和母親一同生活,直到母親過世,兩姊妹才由父親(Rutger Hauer飾)接回扶養。或許是出於這層因素,英格麗和父親的關係總是若即若離,游移於親密和疏遠之間。然而,即便兩人的關係不甚和睦,英格麗仍三番兩次親近父親,分享自己的詩作,希冀能讓父親肯定自己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就,只是,換來的往往是父親的冷漠和嘲諷。英格麗向父親說:「文字就代表了我。」掌握創造之筆的英格麗藉由詩作試圖拼湊出屬於女性的自我;但是,從她將詩作給父親過目、企盼換來讚賞的行為來看,英格麗的自我似乎仍需父親,也就是男性的肯定。
另一方面,對父親而言,英格麗的自我是不存在,也不允許其存在,因此父親才會不斷地否定英格麗,不但對她說:「妳就是妳的母親。」還當面撕掉她的詩作,甚至辱罵她「爛貨」。此外,當英格麗的言論受到媒體注意時(顯示出英格麗逐漸成為一位有發言權的獨立之人),父親便以「媒體是因為我才對妳有興趣」企圖抓回男性的掌控權。也許,在父親(男性)的眼中,英格麗只能是他的女兒(女性),充其量不過是附屬物罷了。
英格麗的父親在片中不僅代表父權,任職於政府審查部門,負責查禁「內容不適宜」的文藝作品的父親,同時也象徵政府強權。想當然耳,父親查禁的魔爪也伸到英格麗的作家友人身上。起先是黑人作家尼可西(Thamsanqua Mbongo飾)的作品遭查禁,英格麗和小說家傑克考普(Liam Cunningham飾)想盡辦法協助他逃往國外;接著,劇作家艾斯(Graham Clarke飾)的新戲也以泛政治的理由被查禁,英格麗還因此和父親起爭執;最後,連英格麗的詩作也差點遭遇查禁的命運,是父親考量自己的政治生涯和名聲才放過她一馬。從這個層面來看,英格麗和父親之間的關係其實可以看作人民對政府強權的反抗。
此外,在種族歧視問題嚴重,甚至一度施行「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白人普遍擁有優越感,英格麗的父親即如此。英格麗的父親認為「黑人普遍智能低下」,對家中的黑人女傭也總流露出輕蔑的眼神,也不讓家人與她們多加交談。然而,並非所有白人都像英格麗的父親一樣,對黑人百般歧視。
如同前述,英格麗不僅幫助黑人作家友人逃亡,還在公車上為黑人出頭,與司機吵了起來;當她親眼目睹白人警察開槍射殺黑人時,大為震撼,反覆低語著:「那孩子還沒死……」並寫成詩作〈一個在加彭被士兵射殺的孩子〉(The child who was shot dead by soldiers in Nyanga),這正是南非首位黑人總統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1918-)在就職典禮所朗誦的詩作。
在片中,英格麗的父親不單單是象徵男性文化的父權,還有政府、白人的強權,可說是綜合三種強權於一身的角色。因此,英格麗對父親的抵抗其實大可視為她對強權的反抗,正如電影開場時英格麗朗誦的詩句「對體制的麻木」所示,主流體制構築而成的強權並非她所畏懼的,無怪乎曼德拉前總統會如此讚揚她。
以我的乳臨摹你的掌
在握有創作之筆的男性眼中,女性頂多是附庸,是創作靈感的來源。然而,英格麗完全翻轉此一規則,縱使她沒有男性之筆──陽具──她仍以女性第二性徵之一的乳房當作女性之筆,男性和性愛便成為她的創作養分。在和傑克的一次性愛之後,英格麗寫下詩句:「以我的乳臨摹你的掌。」不僅顛覆男性在愛撫、性愛裡的主導位置,化被動(被撫摸)為主動(撫摸),更進一步暗指女性成為創作的主體,而男性則轉為被書寫的客體。
英格麗藉由文字細膩地記錄著自己的情感,試圖從中回歸女性自我(雖然從某個角度來說,她的自我仍需父親,也就是男性的肯定),不僅如此,她的筆觸還延伸到社會關懷,為遭遇不公的弱勢族群(被白人歧視的黑人)發聲。基本上來說,身為詩人的英格麗善用語言展現自己在創作上的無限潛能,也藉此從男性的權力架構下找到情緒和欲望宣洩的出口。
那麼,在愛情中的英格麗呢?是否同樣獨立自主?當差點溺水的英格麗被傑克救起後,向他說:「為我寫首詩,我會回敬你一首。」主動為兩人牽起日後相見的橋樑。當然,先寫詩送對方的人是英格麗。育有一女、和丈夫關係不甚良好的英格麗,率先拿起筆寫詩給傑克,完全拋開世俗或父親的眼光,勇敢表達真實情感。
往後兩人的互動和性愛,也幾乎是由英格麗引導,例如:英格麗裸身走向傑克,從後方環抱他,主動且毫不保留地展現自己的欲望。然而,英格麗還是擁有依賴男人的柔弱面相:英格麗多次要求傑克娶她,渴望共組家庭,過上安定的生活;當傑克要離開一陣子時,英格麗為了送行而辭職,即便最後只能淚眼望著傑克的離去,仍流露出為愛瘋狂的一面,以及對傑克的深深依賴。
身陷灣流的女詩人
電影的後半段,英格麗逐漸走向瘋狂、崩潰,以至於最終自我毀滅於波濤洶湧的大海中,會招致這樣的結果,我想是英格麗內心的矛盾帶來的困境所導致。英格麗在追求自主、自由意志的同時,仍受限於男性引領的社會和傳統之下,讓她亟欲得到父親的肯定和讚賞,並將自己的情感寄託於無解的戀情和不曾出現的溫馨家庭上。
兩相衝突之下,讓英格麗如身陷強勁灣流般難以掙脫,折磨得她再也寫不出任何東西,也無法再愛。死亡,對英格麗來說,或許是唯一美好的結局。
同樣身為女性的寶拉凡德奧斯特導演,用細膩且充滿詩意的畫面勾勒出英格麗的多舛人生,在呈現英格麗勇於求愛、展現自我的同時,更加深她內心所蒙受的巨大苦痛,讓觀眾也能深切地感同身受。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
導演在片尾以曼德拉前總統的就職演說作結,似乎在為英格麗的悲劇人生補上一個美麗句點。但是,怎麼美也比不上英格麗留下的文字,那才是能真正由人生淬鍊出的美麗詩篇。
原文出處:『 放映週報funscreen-No.322│焦點影評│院線 』
▓黑暗的心:當小說家遇見詩人—《黑蝶漫舞》/作者:廖志峰
當男人遇見女人,詩人遇見小說家,天雷勾動地火,但,一切只是剛開端。
正與妻子分居的小說家傑克在海邊慢跑,發現溺水呼救的女詩人英格麗‧瓊蔻(Ingrid Jonker),他英勇地躍入海中,救起這美麗年輕的女詩人。偶然的懈逅,讓彼此亟欲逃離的婚姻生活,起了更劇烈的化學變化,愛苗開始滋長,也種下日後的悲劇……。
海邊迷人的小屋、書房、露台,望出去一望無際的壯麗海景,幾乎像是海角樂園和化外之地,這裡是一群波希米亞作家相互取暖的樂園,也構成了一張複雜的性關係網絡,曠男怨女在此癲狂迷亂,既是文學機鋒的交會,也是精神肉體的放縱饗宴。詩人難以控制自己的感性和熱情——因為充滿生命本質的躁動,像永夜燃燒中的蠟燭,最終,情感焚盡,詩人投海,因為,她再也無法愛人,再也寫不出詩了。
這部充滿生命力度的傳記電影,不僅有優美動人的影像,演技精湛的演員(如《陪妳到最後》、《黑書》影后卡莉絲凡荷登、《吹動大麥的風》影帝尼恩康尼翰和金球獎男星魯格豪爾),充滿詩意的文學張力,最重要的,是用詩人自身作品來對人權的呼籲,反對種族隔離,反父權霸凌。
詩人的父親是南非政要,約略等於台灣的新聞局局長,掌管文學出版品的思想檢查,反諷的是,當她女兒以〈煙與黃土〉得到最佳文壇新銳作家獎,沒被父親攔阻的主要原因,不是父親肯定女兒的才華,而是怕引發更大的醜聞——父女在政治思想的齟齬成為新聞頭條。
這部淒楚動人的電影,表面上敘述一位才華橫溢的南非女詩人多舛的人生,以及如何在父親蠻橫決絕的陰影、和對愛情的渴折磨淬礪下,寫出傳誦超過半世紀的偉大詩篇,背後的生命故事。實際上,她本身就是南非身分的隱喻,她所要抵抗的父親/父權就是南非的白人殖民者政權。
女兒就是黑人(身分位置),所以在父親豪奢的莊園裡,女兒只能睡在傭人房,她父親從來都只到門口,直到她自殺以後,才第一次進入到她的房間,見到寫滿詩句的房間牆壁,充滿了對生命的疑惑和吶喊。當瓊蔻明白自己再也無法愛人,再也寫不出詩時,32歲的芳華,毅然投身大海,讓非洲的洋流包裹她的身體靈魂,而目睹她的屍身浮上岸的,正是她的愛人,作家傑克。
海邊是故事的起點和終點。1994年,南非總統曼德拉在全世界矚目的就職典禮上,高聲朗誦了英格麗‧瓊蔻感人的詩,使她自此揚名全球。曼德拉之所以稱英格麗是一位南非白人,一個真正的非洲人,值得深思。
電影透過簡練的台詞,用詩的語言和凝止的影像,來敘述一個詩人(南非人)的遭遇同時,也在重述一個國族黑暗的內裡和被殖民者的悲哀。世界上有幾處海岸像南非開普敦的海岸線,如此壯闊夢幻?如果有所謂的海角天堂,南非應該在其中之列。
片中一再出現似藍似綠,又像貓眼般夢幻閃爍的海浪,湧動在一望無際的白沙灘邊側,遠處是連綿不盡的山巒,令人神往著迷,這是非洲大陸的最南端,是白人移民者的天堂,卻是本地非洲人的監禁之所,連進出公共場所都需要通行證,上下公車也有位置和人數限制。這是最光亮,也最黑暗的大陸。
曾執導《天堂旅館》,才華洋溢的荷蘭女導演寶拉‧凡德‧奧斯特(Paula van der Oest)選中同樣才華洋溢的南非荷蘭裔詩人英格麗‧瓊蔻作為拍攝主題,是偶然,也是一種精神追隨,導演稱她深受詩人的詩感動——〈一個在加彭被士兵射殺的孩子〉(The Chind who was shot dead by soliders in NANAGA),在電影中,導演重現了這首詩的場景,黑人是自己土地上的次等公民和異鄉人。
移民南非的白人畫出了一條種族和階級權力的界線,非洲成了天堂的盡頭。曼德拉稱瓊蔻是南非白人,也是一個真正的非洲人,就是道出這土地上真正的辛酸,一個真正的非洲人卻不見容於父親/權力者。白人移民者離開濕冷的歐洲,來到海角天堂,非洲人卻開始向世界流竄,然而,當他們終於抵達歐洲,過著像人的生活時,生命卻枯竭了,患了失語症,因此無法再創作或融入當地社會,瓊蔻也有這樣的體驗,所以最終又返回了她想逃離的南非。有了這樣的經歷,她寫出了〈穿越歐洲孤零零的城市——在阿姆斯特丹等待的時光〉(詩人李敏勇譯)。
這部榮獲今年紐約翠貝卡影展最佳女主角大獎和義大利陶爾米納電影節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獨到的影像風格,十分吸睛,令人咀嚼無窮。詩句貫穿全片,就像一場靈魂的對話和低語,穿透煙塵,直抵南非的心靈深處,不禁讓人想起包含了科薩語,祖魯語,梭托語,南非語和英語等多種語言的南非國歌—〔天佑南非〕
God bless Africa
May her glory be lifted high
Hear our petitions
God bless us, Your children
帝保佑非洲
願她的榮光能振奮得更高
也聽到我們的祈禱
上帝保佑我們,你的孩子
這部電影非常值得推薦給所有喜愛電影,文學,和關心人處境的觀眾朋友,在華麗的視覺饗宴中,還能昇華心靈,感動你的靈魂。台灣的觀眾對種族沙文的權力傲慢應該不會陌生,但在華人世界中,還沒出現類似深刻的作品,和導演,十分期待。
▓ The child is not dead (by Ingrid Jonker)
The child lifts his fists against his mother
Who shouts Afrika ! shouts the breath
Of freedom and the veld
In the locations of the cordoned heart
The child lifts his fists against his father
in the march of the generations
who shouts Afrika ! shout the breath
of righteousness and blood
in the streets of his embattled pride
The child is not dead not at Langa nor at Nyanga
not at Orlando nor at Sharpeville
nor at the police station at Philippi
where he lies with a bullet through his brain
The child is the dark shadow of the soldiers
on guard with rifles Saracens and batons
the child is present at all assemblies and law-givings
the child peers through the windows of houses and into the hearts of mothers
this child who just wanted to play in the sun at Nyanga is everywhere
the child grown to a man treks through all Africa
the child grown into a giant journeys through the whole world
Without a pass
。
。
。
留言列表